陶瓷

老牛说·“金牛事件”丨“破产”,是一种有尊严的退出……

字号+作者:老牛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8-09-06 11:4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昨天,在江西上高的金牛陶瓷工厂宣布破产

 引言

在古代社会,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债务奴隶、债务人审判和债务人监禁的法律制度。在极端的案例中有的债权人甚至以扣押债务人的妻子并施加暴行来抵债。

英美的早期,采纳了让不幸但诚实的债务者从债务的重压下获得自由的免责政策,免责制度随着宽容思想的发展而确立。

根据日本官方的统计调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因破产自杀的经营者每年约1,300人,离家出走的每年约12,000件。

如果没有现代破产免责或其它转移个人财产责任的法律制度,破产者的道德人格将难于保持。根据法律创设的破产免责的权利,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债务人能够摆脱债权人自力救济的压力,保持人格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A

昨天,在江西上高的金牛陶瓷工厂宣布破产,华夏陶瓷网公号小编深夜加班赶出了一篇文章:《深度分析︱复盘金牛陶瓷十五年,可怕的是,倒下不是因为经营模式落后!》,也算是应景吧。

但是,虽然小编加班辛苦,但读者似乎不满意,说文章没有说透,戛然而止,很不过瘾。也有人提出表扬,说分析及时、中肯,值得表扬。

有朋友还鼓励说,对,媒体也应该差异化,别人家报道新闻时间,华夏陶瓷网就应该去挖出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

这当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说现在新媒体难做,大概就难在这里,小伙伴们现在对很多事情都“不将就”,这种品格是一种进步,但对媒体人来说却难以应付。

 

B

老牛还是抓紧时间说下对“金牛陶瓷破产事件”的感想。

我首先想说的是,如果金牛陶瓷股东们确实觉得企业已经难以为继,其实“申请破产”是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企业经营不下去,尤其是过剩时代,还有当下这样的准萧条时期,最坏的做法是不断往里面扔钱,一直到把自己掏空了才被迫收手。

当然,次佳选择是找到“接盘侠”,但是,眼下这个年代,到哪里去找“接盘侠”。大家都自顾不暇。而且,有能力收购你的大厂,也不可能看上你,因为在当前比拼硬科技的时代,一些老旧的工厂在大佬们面前其实早已没有什么价值。

所以,想来想去,应该还是主动宣布破产好。这样,起码老板个人可以止损。而员工的利益,在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下,也可以得到基本保证。

或者这样说吧,宣布法律意义上的破产,没有了道德绑架,这对事件利益攸关各方,最容易取得公平。起码我是这样看的。

而且,之所以说,现在宣布“破产”可能是上策,是因为当前也是一个企业股东们彻底退出制造业最好的窗口期。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已经(我还不说是“经济专家”)预感到,接下来的萧条,可能不会只影响一个经济周期(五年),或许是两个经济周期(十年)。

总之,如果体力不支,那就果断退场——不跟你们玩了。剩下的钱用来旅游、养生、养老,或者干点别的,有什么不好?

对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老板们来说,“谢幕”这一刻,也许正是他的老婆、孩子们一直盼望,最愿意看到的。

所以,依我的看法,现在宣布上高工厂破产的李平,其实依然值得我们行业尊重,这既是对他过去创业的15年,也是对他主动申请破产这一举动本身。

 

C

但是,不管怎么样,经济再萧条,生活还得继续,所以,经济还得运转,事业还得前行。

有人退场,必然有人登场。有人在场上龟缩不动,拼命消减“冗余”开支,以图过冬;有人则抓住窗口时机,主动出击,或渠道下沉,服务下沉。这样做虽然投入增加了,利润受损了,但却进一步扩张了营销网络。待经济回暖之后,企业增长的数量级就与竞争对手“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方面,今年有两个企业给我印象深刻:一个是金尊玉大理石瓷砖。董事长南顺芝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带领全体营销人员下沉到终端帮扶现有经销商,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很多人出差两个多月,从贵州转战重庆,再到浙江、山西,没有回家一次。而团队辛苦换得的成绩是在稳商、育商的同时,到8月份已经成功招商60家。而按这种进度,全年有望招商150家。

另一个案例是能强和强辉企业。这两个大厂旗下共六个品牌能强、金科、粤强、强辉、莱德利、利家居。这两年南庄很多大厂旗下品牌都在重新梳理,搞末位淘汰,但能强和强辉企业这六个品牌却个个都在装新展厅,上新产品。尤其是莱德利,据说在华夏陶瓷城龙津路口的新展厅上万平米,即将在10月份陶博会期间绽放。

“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是巴菲特的名言。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还是巴菲特的名言。

今年开始,让我们多点温习巴老的话吧。

D

今年6月下旬,我到了一次日本。回来后,我几乎一有机会就说,日本的男人很可怜,根本就没有创业机会,只能一辈子帮大企业打工。因为日本高度发达,70%的领域都被大公司控制,普通人就连开个士多店的机会也没有。

当下的中国却不一样,男人们有很多的创业机会,所以很幸福。当然,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不过,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再过10年,或者20年,我们还有多少创业机会?或者还有多少人愿意创业?

就此打住吧。不再想了——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