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品牌被搭“顺风车”,原因何在?

字号+作者:申长伟 来源:陶瓷信息 2013-11-18 15: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颇为讽刺的是,说起来这竟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然而,却又似乎从未得到妥善地解答。

  颇为讽刺的是,说起来这竟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然而,却又似乎从未得到妥善地解答。

  品牌被搭顺风车,在陶卫行业几乎见怪不怪,乃至于当又有人揪出新的案例时,反倒让人惊诧不已了。前不久一次上黑榜事件,使人们明白所谓“蒙娜丽莎卫浴”与蒙娜丽莎瓷砖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略微逛一下建材市场,便会发现类似的搭顺风车现象数见不鲜。有对原品牌LOGO略加改动的,有以其它领域知名品牌化为我用的……不少情况下,李鬼作假惊了李逵,打假举动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至于受损的被侵品牌,那自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那么,品牌屡次被搭顺风车,其原因究竟何在?

  抛开所谓“制度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等说法之外,当前建陶行业的发展现状,往往也构成了被侵权者难受保护的原因。

  首先,是泛家居产业的加速融合、一站式购物卖场的迅速崛起,实际上是放大了该行业“低关注度”的弊端。因为低关注,消费者并不知道生产瓷砖的厂家是否生产洁具。由于产品的相关性,不少立志整体家居的品牌往瓷砖、洁具乃至浴室柜全面发展;另一些品牌却仍然坚持“一枝独秀”。对于消费者来讲,却难以分清哪些品牌做整体家居,哪些品牌是只做单品,而鱼目混珠者自然“大有可为”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行业的低关注度,使得搭顺风车者更易于操作,且更难以发现。于是各种似是而非的品牌便在终端市场上频繁出现,蔚然成风。

  其次,即使建陶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未尝没有搭其它行业品牌之顺风车的。对于许多国内建陶企业来讲,品牌化运作面临着时间短、根基浅、品牌文化尚未成型等多种问题。许多企业原本做OEM出身,为了短时间内引起关注,往往也引消费者熟知的其它行业品牌——诸如奢侈品品牌为自己命名,并希冀以此迅速吸引人们注意、增强消费者信任。另一方面。许多品牌运作者认为某个其它行业的知名品牌传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往往也会引来为我所用,并以此借力,将这种理念倡导移植到建陶行业之中。

  无论如何,品牌成长理应是一个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既有操作的成熟,又包含着渠道、消费群的稳定。当前行业出于一种躁动的态度,希望短时间内聚起注意力,甚至不惜拿品牌名称开刀,既是对自身品牌成长的不审慎,同时亦形成了消极的行业氛围。正所谓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如果模仿已然成风,再要求其它人“清者自清”那就实在太天真,建陶行业既然能模仿复制其它行业,无怪乎其它行业同样会染指建陶行业了。

  对于搭“顺风车”这一问题,涉事品牌利益受损尚在其次,更严重的则是对行业风气的败坏。客观来讲,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究竟能为企业的产品销售带来多大的推动,实际上并不会有太过乐观的答案。而由此误入品牌运作的歧途,却会为品牌以后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