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史海钩沉】 石湾陶瓷史笔记之一:原料及其分布状况

字号+作者:刘小明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6-05-04 18:5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13年11月18日,《石湾陶瓷史》(当代部分)编委会正式成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辑部对石湾陶瓷史的考察、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了抛砖引玉,激发业界对

  编者按

  2013年11月18日,《石湾陶瓷史》(当代部分)编委会正式成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辑部对石湾陶瓷史的考察、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了抛砖引玉,激发业界对《石湾陶瓷史》编撰工作更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编辑部从今天开始,在华夏陶瓷网公众号开设“史海钩沉”栏目,并公布方便联系的QQ邮箱529803433。希望广大热心网友、读者,尤其是业界行尊、专家、企业家、老板以及传媒界的朋友们不吝赐教,帮忙解疑释惑!

  南宋晚期:石湾陶瓷发展重要转折点

  石湾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宕旧墟贝丘遗址的发掘证明了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一带就居住了制陶业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部落。

  南宋晚期是石湾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金人南下,大批中原人因战乱迁徙到江西,在经过南雄珠玑巷到广东珠三角一带。明嘉庆《广东省志》说,“岭南自古珠玑巷,仅南海衣冠多其子孙。”乾隆《南雄府志》也说,“广州故家巨族,多由此迁居。”

  从珠玑巷落户石湾的有霍氏、罗氏、何氏等几个大家族。其中霍氏落脚在白牛岗(现名镇岗),罗氏在老鼠岗,何氏在章岗。霍氏源自山西霍州。霍州有霍州窑,与同时代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磁州窑、河南的宾州窑齐名。霍州窑位于现霍县西南的陈村,也称“霍窑”或“彭窑”。霍州窑创烧于金,盛于元,主要产品为仿定窑类型的白瓷。霍氏在霍州世代制陶为生,是传承霍州窑的主脉。而由于霍州制陶者均尊舜帝为生,为纪念舜帝,石湾霍氏的一世祖霍正可(正可公),在石湾建立陶师庙。到第十代霍以善(以善公),建立了南风古灶。

01.jpg 

  到了明代,石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陶瓷生产基地。当时的石湾陶瓷器有三类:一类是日用陶瓷,包括燃煮器、饮食器、容贮器、灯盏、烛台、文房用具以及枕头等;二类是美术陶瓷、有花瓶、花盆、金鱼缸、玩具等;三类是园林建筑陶瓷,如琉璃瓦、造型瓦脊、色釉栏杆、华表、柱筒等,且凭籍高超的工艺水平很高,赢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美称。

  明代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古代中国有官窑与民窑之别,石湾窑正是后者。明代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

 02.jpg

  石湾最早的陶土和岗砂

  石湾陶器产自“石湾窑”。“石湾窑”通常指石湾江(东平河)东北岸,大帽岗以西,海口以东,澜石以北约 1 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该地陶土和岗砂蕴藏丰富,是烧窑的佳处。

  陶器主要原材料包括陶泥、长石、石英、高岭土等,而石湾主要产陶泥和石英,陶泥主要是黑泥、白泥,石英则以岗砂为主。

  石湾陶瓷所用的泥土,大致分为陶泥与瓷土两大类,陶泥产自本地,瓷土从外地采购。石湾陶泥采自本镇东南北三方面的山岗和东平河西岸磨苟岗等约40多个低矮山岗,这些山岗下面蕴藏着大量的陶泥,此外,澜石也有陶泥,也供应石湾陶业所需。但本地陶泥不足以满足需求,就从东莞、番禺、南海等地运进。

  石湾陶土含铁量高于宜兴陶土,含铝量约为20-23%,受火度不及瓷土,须在1000度-1050度烧成,火候过膏陶器则会烧歪变形。但若掺入适量的细砂或瓷土,其受火力则可以适当增加。

  石湾岗砂也叫山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的《中国陶瓷·石湾窑》说:“石湾山沙,产自大帽岗、小帽岗、显庙岗、宝塔岗、千秋岗等地,其色金黄,烧成则白,为其特点。山沙为构成石湾陶坯之必需原料。”山沙,其色金黄,烧成则白,为其特点。山砂即岗砂为构成石湾陶坯之必备原料。

03.jpg 

  现在的石湾大帽岗风景

  另据记载,除上述大帽岗等山岗外,磨苟岗、莲子岗、来翔岗、龙岗、莘村岗、七星岗、大松岗、茶岗、正隆岗、盘龙岗、蒙清岗、狗头岗、马头岗、马尾岗、狮岗、龟岗、驷马岗等也是陶瓷原料的挖采之地。

  石湾岗砂的质地优良,是石湾特有的制陶原料,主要成分为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硅。岗砂中含二氧化硅84.38%,三氧化二铝为11.11%,三氧化二铁约1.02%,一氧化钙0.30%,还有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

04.jpg 

  王借岗西临东平河、北靠汾江。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在王借岗挖掘出古窑址,出土了较为完整的酱黄釉碗等遗物,经鉴定,与石湾大帽岗、小矿奇石等处出土唐宋古窑遗物如出一系。

05.jpg 

  虽说石湾一带山岗、水田的陶瓷原料蕴藏非常丰富,但到了明清时期开始,有的山岗就已因采掘沙泥而逐渐被削低削平,甚或最终消失了。明清时代由于石湾陶瓷业异常兴旺,对陶泥、岗沙的需求量极大。于是,一方面,陆续从东莞等地大量运进陶泥,另一方面,则在本地大挖乱挖岗沙,是以早在明代就有示碑禁挖岗沙的先例。比如,清道光《南海县志》上就记载:“大帽岗东南下二里为五显庙岗,庙内有明永历间禁挖岗沙碑示”。

  据亲历者回忆,一些山岗上曾经采掘岗沙而形成的沙井:三面笔直的悬崖立面,一面是供运输的斜坡,一些荒废的沙井里常积着水,而水总是清澈而冰凉的。

  上世纪90年代后优质黑泥基本耗尽

  黑泥在英国称球土,名字起源于这种泥含有腐植酸,可以团成球晒干后运输。黑泥的产生年代基本上是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是166万年前。黑泥的形成有三个条件———水、土、木,土指高岭土,水指大江大河,木指有机物或腐植酸,雨水将高岭土和树木冲刷到江河的中下游沉淀陈腐风化166万年,就形成了黑泥。

  广东的黑泥因为其高黏性、高白度、易解胶等优良特性被国内外陶瓷企业普遍认可。广东最早开采黑泥的佛山、中山和番禺三地,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农田、工业及城市用地的需要,已被限制开采。目前,广东优质黑泥主要产在惠州、茂名和江门。

  “石湾公仔”的原材料主要为黑泥、白泥、红泥和岗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建筑陶瓷高速发展,石湾的陶瓷原料中心的地位已不明显,特别是近距离的廉价的优质黑泥和低温瓷基本耗尽。

  由于做红坯砖的原料丰富,石湾建筑陶瓷发展早期曾经发展过红坯砖,但受“白坯高档、红坯低档”等思想的影响,红坯砖不得不中途夭折。瓷砖底坯颜色是红色的瓷砖,被称为红坯砖。在瓷砖的生产过种中决定坯体颜色的是构成坯体原料中铁、钛氧化物的含量,当铁、钛氧化物在原料中的含量很高时,在高温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使焙烧后坯体呈现的颜色很深,显示为红色,乃有此称谓。 (未完待续)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